首页/ 旅游景区 / 旅游景区规划布局,旅游景区规划布局方案

旅游景区规划布局,旅游景区规划布局方案

 2024-06-01 09:52:25  阅读 0

摘要: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旅游景区规划布局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旅游景区规划布局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建设标准?景区建设用地标准?旅游景区规划的设计原则有哪些?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建设...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旅游景区规划布局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旅游景区规划布局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  1.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建设标准?
  2. 景区建设用地标准?
  3. 旅游景区规划的设计原则有哪些?

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建设标准?

一、A级旅游景区申报必备条件

旅游景区规划布局,旅游景区规划布局方案

1、具有明确的空间边界和连续的地域范围,景区各部分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关联性。

2、具有统一有效的景区管理机构和经批准实施的景区旅游总体规划。

3、常年开放运营并具有稳定的年游客接待量,5A级景区不少于100万人次,4A级景区不少于40万人次,3A级景区不少于20万人次,2A级景区不少于10万人次,1A级景区不少于5万人次。

4、具有较高的资源观赏游憩价值,5A级景区在全国具有代表性,4A级景区在全省具有代表性,3A级景区在全市具有代表性,2A级和1A级景区在全县具有代表性。

景区建设用地标准?

我国关于旅游用地分类一般采用两个标准:一是建设部于1999年颁发的《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》(GB50298-1999)以下简称《规范》;二是,1991年3月1日颁布实施的《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》(GBJ137-90),以下简称《标准》。

《规范》中风景区用地的分类包含了旅游业发展的几乎所有的土地类型,为风景名胜区规划用地提供了标准,但是风景区用地的分类仍存在以下问题:

首先,风景区用地分类体系与土地分类体系不统一。在土地分类系统中,旅游用地的类别属于建设用地,并对相关旅游用地进行了拆分,但在风景区用地分类中没有根据用地性质进行拆分,所以造成了风景区用地分类与土地分类脱节。

由于土地分类是国家标准分类结构,是一切用地分类的依据和准则,旅游用地作为推动利用的一种方式,其分类体系应尽量与土地分类体系相互衔接。

其次,风景区用地分类依据与土地分类依据不一致。风景区分类是依据土地使用的主导性质,而土地分类依据的是土地的自然属性。

两者分类依据的不同,是导致两者分类体系差一点主要原因。

在次,“风景区用地分类”名称狭隘,不能涵盖整个旅游业,而且分类的类型和层次都少,略显粗略。

《标准》是服务于城市的建设而设立的分类标准,比较细致,而且也实现了与土地分类已经实现无缝对接,所以许多旅游规划中,土地利用分类均采用《标准》。但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仍存在一些问题:

它是按照城市建设的标准来划分的,而旅游区的建设和整个的城市建设差别很大,靠近城区的旅游区或旅游地产较多的旅游区还可以比较容易对接。

而那些远离市区,或自然风光比较好的山沟、河湖周围,往往是开发旅游景区的最好选地,而其配套功能却与城市建设相差甚远。

旅游景区规划的设计原则有哪些?

旅游景区的规划,是特属的规划体系,不等同于城市园林规划和公园规划。

旅游景区是运营类项目,是有投资和回收的过程的,游客就是客户,客户的满意度影响着景区的口碑。

所以,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要具有以下的元素

一 观赏功能规划:景区首要是用来看的,通过规划把景区最好的观赏角度和内容呈现给游客是必要的功课。

二 游览路线规划:景区的道路区别于城镇和乡野道路,一方面要串起景区的各个景观单元同时,也要具备游客的心理引导,主景观次景观的视觉效果排列,天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交替搭配等,需要像导演一样,进行剪辑和分配。

三 服务设施的规划:好的规划会让游客不觉得累,更不觉得枯燥。感觉累时自然会有休息区,餐饮区域进行合理设定,服务区域与景观单元的搭配,风景不仅在路上,也在窗外,这样的规划会给游客带来极好的印象和满意度。

四 商业体系规划:二次消费是景区不可忽视的运营版块,也是旅游业态的刚需部分。不做方方正正的游客中心和景区市场,分散成文创主题消费单元融化到景区版图里。睿智的商业体系的规划和植入,不会让游客产生抗拒心理,反而成为一次旅游过程里赏心悦目的亮点。

浅谈几句……谢谢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旅游景区规划布局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旅游景区规划布局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
相关资讯
Copyright © 2002-2025 旅游资讯网 版权所有 
ICP证: 沪ICP备2023032852号-74

免责声明: 1、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 2、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、视频、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,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。 3、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! 4、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,我们必奉陪到底,抵制恶意行为。 ※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:478923*qq.com(*换成@)